2010年中國化肥行業經歷了經濟危機之后*為困難的一年。年初,國內大范圍持續低溫,北方更兼有長期干旱,嚴重抑制了農業用肥需求,氮磷肥價格從春節前的高位逐步下滑;8-11月份,在節能減排大環境下,氮磷復肥廠家開工率急劇降低,市場供應量減少,同期,淡季出口關稅期到來,在國際市場的巨大需求下,國內市場價格飆漲,至11月底,尿素(小顆粒)出廠價升至2050元/噸,磷酸一銨(57%)出廠價升至2750元/噸,磷酸二銨(64%)出廠價升至3300-3400元/噸;12月份,國家連發兩道關稅改革通知,*終確定2011年化肥出口淡季關稅期縮短一個月。
本次會議重點關注:
未來農業發展將呈現怎樣的特點?化肥行業如何應對?
“十二五”規劃對農化產業提出了怎樣的要求?
過剩產能在“十二五”期間如何合理消化?
企業如何應對關稅改革后出口市場的變化?
新型肥料將在農化領域發揮怎樣的作用?
化肥流通領域誠信體制如何建立健全?
鉀肥行業究竟是該搶灘海外還是立足國內?
新上鉀鹽開發項目在技術上和經濟效益上有怎樣的進展?